亚搏手机版公司红仁核桃示范园区建设技术
来源:亚搏手机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亚搏手机版发布日期: 2020/12/04 16:40:26
2014年以来,亚搏手机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丰富我国核桃品种资源,改变核桃品种结构,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解决目前我国核桃栽培面积过大、产品供大于求、品种特色不明显、销售价格低迷,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赴国内外考察的基础上,在国内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了特色红仁核桃品种,组建了以技术总监王根宪教授及高级工程师领衔的技术团队,开展了系统引种研究工作。经6年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生长结果性状及适应性表现良好。2017年获商洛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019年“红仁核桃”通过陕西省林木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现就红仁核桃园区建设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发展红仁核桃基地时予以借鉴。
亚搏手机版 园区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缓、排水良好的川塬区或背风向阳的丘陵、缓坡(坡度20º以下)中下部。海拔在500~1100m之间,无霜期在195天以上。要求土层深厚(1m以上)肥沃, PH值为6.5~8.0的壤土、沙壤土或轻粘土。另外,还应避免在山谷、低洼或风口处建园,园地附近无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环境质量要符合国家有关无公害生产环境要求。
1.原则:按照立地条件、红仁核桃品种特性及作业区用途等,因地制宜进行分区规划设计。
2.区划:房屋建筑、园区道路、排灌设施、生产布局等,并绘制平面图。
三、建设主要内容
1.分区:按照建设内容分别布局丰产示范园、试验园、品种收集园、采穗圃、苗木繁育圃等。
亚搏手机版 3.作业设计:包括品种收集种类、试验方案、栽植密度、苗木规格、栽植季节、栽植方式、管理措施、投资预算等。
1.苗木标准:1-2年生嫁接苗,苗高90cm以上,地径1.5cm以上,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机械损伤,根系保留30cm以上。
2.栽植密度:株行距5×6m或 5×5m,每亩22-27株。也可计划密植,先按照2.5×3m的密度定植,6年(郁闭后)隔株间伐,从而达到目标密度。
3.整地规格:大穴整地,坑穴1m见方。提前一个月进行整地,平地提前深翻,缓坡地提前沿等高线修成梯田,然后挖栽植穴。挖栽植穴时,生、熟土应分开放置。每穴施入农家肥25kg与熟土混合填入坑内。
4.栽植:秋末冬初或早春均可。春季栽植在 3 月上旬至萌芽前进行,秋冬季栽植在 11 月上旬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前剪齐受伤根系。先在坑穴中心挖一个40cm 见方的小穴,将苗木植入、踏实。栽植时埋土深度以高出原根际土痕3-5cm为宜。栽后修筑树盘,灌足定根水,待水渗完后,坑面松土并覆盖细土保墒,用 1-1.5㎡的地膜覆盖树盘。
5.合理间作:栽后至郁闭前的五年内可进行适当间作,间作物距树干1.5m 以上。间作物选择的原则是低秆、矮冠、浅根性、无攀缘性且与核桃树无共同病虫寄主,间作物种类以大豆、马铃薯、草莓、蔬菜或苗木等为主。
6.栽后管理:栽后适时定干,定干高度 1.2~1.4m。春季萌芽后及时抹除定干高度以下侧芽和砧木萌芽。栽后三年内及时摘除雌雄花和幼果。
8.树下管理:每年早春或秋末深翻1-2次,深度20-25cm。生长季节中耕除草2-3次,深度15-20cm,使园地经常保持无杂草。在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视其旱情灌水 1~2 次。
9.科学施肥:每年施肥2-3次,即秋末冬初、春季萌芽前和果实膨大期各施1次。肥料种类为有机肥、核桃专用肥和化肥。基肥宜秋季果实采收后到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肥料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在春季萌芽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专用肥或化肥为主。每年 1~2次,以化肥为主。幼龄树每年每m2冠幅投影施纯氮50g、磷20g、钾10g,有机肥(圈肥、人粪尿、堆肥等)3kg。结果树每年每m2冠幅投影施纯氮50g、磷30g、钾20g,有机肥5kg。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施肥或放射沟施肥。
亚搏手机版 10.病虫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的防治方针,贯彻“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采取以树下合理间作、垦复扩盘、松土除草,清除枯枝落叶为基础;以拣拾深埋黑果、搬剪烧毁干枝、刮治病斑、刨土晾根、树干涂药(石灰水或树干长效保护剂)、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捉成虫为主要措施,以树冠喷药、地面药物封闭、药球堵塞虫孔为应急手段的综合防控策略,发动果农开展群防群治,力争2-3年将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
五、推广情况
截止2020年底,公司已在陕西洛南县及关中地区华阴县建立高标准红仁核桃示范园区1600亩。累计扩繁红仁核桃嫁接苗60多万株。2018年以来,在我省洛南县、山阳县、商州区、丹凤县、岚皋县、蓝田县、汉滨区、黄龙县、宜君县示范推广,同时南京市江宁区、河北省易县、四川省广元等地分别引种试栽,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5000育亩,达到了理想的结果,均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亚搏手机版实业有限公司 王根宪 撰稿